CN / EN
banner
  • 04
    2023-01
  • 12
    2022-12
    果树冻害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
      果树发生冻害多是由于秋末冬初寒潮来得早或是早春天暖后的回寒, 前者是因为果树尚未进入休眠期, 后者是因为树体已解除休眠期, 抗寒能力大大下降而造成的, 其表现为小枝抽条、影响发芽生长、花芽受冻导致低产  甚至出现整树死亡。 1 果树冻害发生的规律 1.1 气温骤降易受冻 果树一般在忽冷的气候条件下易发生冻害, 特别是春季乍暖还寒时, 果树最易受冻。 1.2 在低洼地建园, 易受冻 低洼地的果园, 易发生冻害。 1.3 冬季低温出现早且持续时间长, 易受冻 冬季低温出现的时间早, 持续时间长的年份, 且低温出现的突然, 冻害发生率高。 1.4 树体旺长易受冻 一般秋季浇水过多或施氮肥较多, 果树不能适时停长, 遇冬季低温, 生长不充实的组织易发生冻害。 1.5 花芽和根颈易受冻害 果树的花、枝、主干、根颈、根系都会发生冻害, 最常见的是花芽冻害和根颈冻害。根据有关气象记载, 我国北方果区自建国以来, 每10年左右会发生一次严重冻害, 2018年4月初的霜冻涉及区域广, 危害大, 多年罕见。2018年冬季是近年来较寒冷的冬天, 因此, 2019年春天应做好冻害预防工作, 以免造成损失。 2 预防果树冻害可采取的措施 2.1 树干涂白 及时涂白树干, 可增强果树抗寒能力。 2.2 采果后赶快清园 清园时加入3% (质量分数) 尿素。以提高树体体液浓度。遇低温时叶面喷稀糖液。 2.3 全营养配方施肥 控氮, 稳磷, 增钾, 补微 (微量元素) , 提高树体营养和抗性, 提高生命活性, 有利于抗冻防寒。       2.4 霜冻到来前, 给果园土壤大量灌水 国外的做法是, 在霜冻来临前给树体喷水, 把芽和花骨朵喷成冰疙瘩冷冻过后令其自然慢慢溶化。目前有很多小农场和农户, 已经有了利用现代农用器械喷水的能力, 可以尝试在霜冻来临前给萌芽开花的树体喷水防冻。 2.5 喷防冻剂 霜冻来临前或清园时喷防冻剂。防冻剂的成分:糖、尿素、赤霉素、含硼的微量元素加少量激素, 也可自配。 2.6 营造果园小气候 可利用生石灰防霜冻, 先将生石灰用机器粉碎, 用塑料袋分装成5~7.5千克的小袋, 提前分散放置在果园内, 霜冻来临前, 于下午给全园灌大水, 凌晨两点时穿高筒靴在果园里撒生石灰, 石灰遇水生热, 保护树体不受冻害。 2.7 通风或吹风 通风好、风力大的果园从来没有霜冻。低洼地果园冻害严重。如果有条件, 霜冻来临可用大型吹风机驱散聚集在果园的冷空气, 从而避免树体受冻。 2.8 点火放烟也是防止霜冻的好办法 生烟剂可用锯末或柴末 (90%) 、硫黄 (2%) 、废柴油 (3%) 、硝酸钾 (5%) 混合, 上面盖上树叶残草, 点着后生烟熏效果特别好。目前市场上也有商品智能生烟桶, 可以试用。      
  • 05
    2022-12
    大樱桃树常见虫害及预防措施
      大樱桃成熟较快,具有种植效益高、上市早等优势,可为种植户带来可观利润,但繁殖方法、营养供应、病虫害等因素,均会影响大樱桃产量及品质。目前,已知有数十种大樱桃树病虫害,如根癌病、细菌性穿孔病、叶螨、美国白蛾、梨小食心虫等,若防治不及时,则会引发树势衰弱、生长不良、提早落叶、产量降低等严重后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大樱桃常见虫害如何预防吧。 叶螨 叶螨属于植食螨类,从卵至成体约3周,需经历幼螨、若螨、成螨3个阶段,可通过吸食芽、叶的汁液危害叶片。虫害发生早期,叶片会出现失绿斑点,随着虫害的加重,可逐渐变成褐色、焦枯的叶片,提早落叶。8月上旬至9月中旬,是叶螨危害最严重的时期,叶螨常栖息在叶背面,成螨吐丝结网后,在叶背面产卵或准备潜伏越冬。 前期预防是该虫害防治的关键所在: (1)树体发芽前,刮掉树上翘皮,喷涂浏阳霉素溶液,预防叶螨危害叶嫩芽; (2)在花序伸出期,喷涂200~300倍50%硫悬浮剂,落花后,定期进行螨情调查,间隔5天进行1次,若发现每叶片成螨数量>2个,应及时喷药防治。 美国白蛾食性极杂,又名秋幕毛虫,可危害300余种植物,为世界重要检疫害虫。白蛾幼虫食用大樱桃树嫩枝和叶,低龄幼虫啃食叶肉,茧蛹可在各种缝隙中越冬,如枯枝落叶丛中、树皮下等。 防治要点如下: (1)利用美国白蛾天敌对其进行捕杀,如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寄生蜂、椿象、草蛉、蜘蛛等; (2)定期检查大樱桃树叶片和枝条,及时剪除虫巢和卵块,对其进行集中销毁; (3)越冬代成虫羽化前,清除果园内杂物,如枯枝落叶、杂草等,以此消灭越冬蛹; (4)在树干上绑草诱集幼虫,潜入化蛹后集中烧毁; (5)使用药剂防治,如2.5%溴氰菊酯乳油2500 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 200倍液、5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 大青叶蝉 该虫害可危害杏、桃、李、樱桃等核果类果树,又名大绿浮沉子、大绿叶蝉、跳蝉。该虫以大樱桃树叶片、枝条的汁液为食,在越冬产卵时,会在枝条皮层划成弯月形开口,造成枝干损伤,并在其内产卵,导致枝条失水,形成泡状凸起伤疤,轻则导致大樱桃树势衰弱,重则可导致果树枯死。 防治要点:抓住9、10月重点防治期,使用药剂防治,如 20%速灭杀丁乳油(2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 倍液)等。 金龟子类 在大樱桃树花蕾至盛花期,金龟子虫害最为严重,在此阶段,幼虫取食幼根,成虫啃食花蕾、花、幼叶、嫩枝,直接影响樱桃树生长、开花和结果,从而导致樱桃产量大幅度下降。 防治方法: (1)地面撒25%对硫磷胶囊剂或 50%辛硫磷乳油; (2)每年 9—10月,为减轻金龟子类危害,可使用 5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20%甲氰菊酯乳油、0.5%绿保威乳油; (3)在樱桃树上,悬挂自制糖醋罐,以此诱捕金龟子成虫; (4)需要注意的是,金龟子成虫有假死性特点,种植人员应格外注意。 梨小食心虫 此类虫害可危害梨、桃、李、樱桃等果树嫩梢,简称梨小,又名折梢虫。幼虫蛀入新梢后,由上向下取食,蛀孔外有树胶、虫粪排出,叶片逐渐枯萎、干枯,每个幼虫可危害3~4个新梢,被害新梢有脱出孔,中间形成空洞。该病害多见于每年7月上旬至9月上旬,且危害相对严重,湿度大、雨水多等因素,利于成虫产卵,进一步加重梨小食心虫危害。 防治要点: (1)每年8月,自制草束,并将其捆绑在樱桃树主干上,以此诱捕越冬的梨小食心虫幼虫,冬季时取下烧毁; (2)果实采收后,对被蛀新梢进行处理,彻底剪除后带出园外深埋; (3)幼虫危害期,使用药剂防治,如20%速灭杀丁乳油、25%灭幼脲悬浮液、10%天王星乳油等。 桃红颈天牛 桃红颈天牛呈黑色,属于鞘翅目、天牛科,是梅、杏、桃、樱桃等核果类的常见害虫。其幼虫可蛀食枝干,并在蛀孔道内越冬,第2年可蛀入木质部,蛀孔处会排出红褐色虫粪便。受到蛀蚀后,大樱桃树寿命明显缩短,可导致大枝或整株死亡。 防治要点如下: (1)成虫发生前,将涂白剂涂抹在大枝和树干上; (2)成虫有中午静伏在枝干上的习性,适宜人工捕杀; (3)发现新鲜虫道,可将20%氰戊菊酯乳油、50%辛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剂等药剂稀释后,注入虫道内,每个虫道注入8~10毫升药液。     综上所述,叶螨、美国白蛾、梨小食心虫、大青叶蝉等均为常见的大樱桃树虫害,种植户应掌握粘虫板、草束、糖醋液等物理防治技术及化学防治技术,合理应用速灭杀丁乳油、甲氰菊酯乳油、等药剂,根据当地气候,抓住适宜的防治时机,切实提高综合防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大樱桃树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性。    
  • 01
    2022-12
    大樱桃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大樱桃成熟较快,具有种植效益高、上市早等优势,可为种植户带来可观利润,但繁殖方法、营养供应、病虫害等因素,均会影响大樱桃产量及品质。目前,已知有数十种大樱桃树病虫害,如根癌病、细菌性穿孔病、叶螨、美国白蛾、梨小食心虫等,若防治不及时,则会引发树势衰弱、生长不良、提早落叶、产量降低等严重后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大樱桃病害如何预防吧。 根癌病 该病害相对严重,又叫根肿病,具有新栽区发病轻、重茬园发病重,幼树期发病轻、盛果期发病重等特点。随着病害进展,樱桃植株细根数量减少、树体肿瘤不断增大,从而阻碍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可导致大樱桃树减产、植株生长受阻变矮,严重的可导致植株枯死。 根癌病病原菌传播特性强,可在土壤、患病组织中过冬。若大樱桃树出现损伤,病原菌会经伤口侵入,病害发生早期,大樱桃树主根、砧木愈合处或侧根相交部位会出现黄绿色、乳白色肿瘤,进而肿瘤会逐渐变成黑褐色。土壤偏碱性、土壤过黏、排水效果不佳,均会增加根癌病的发生风险。 樱桃树根癌病 可从以下措施着手,对该病害进行防治:一方面,选择符合种植标准、根系无损伤的树苗,在种植前,使用K84稀释液,对苗木根系进行有效消毒,并选用抗病性强的砧木;另一方面,优化种植园环境,选择不重茬、疏松、无盐碱、无根瘤菌的土壤,做好排水、通风工作,在耕作过程中,防止苗木根颈部受损。 根腐病 叶早落、叶色黄、树体外观生长不良,是大樱桃树根腐病的典型表现。一般情况下,病害仅在1~2个大枝出现,逐渐扩展到全树,1~2年后,树根可完全枯死,在木质部和褐色树皮之间,可见羽绒状、扇状、扁平、呈浅黄色或白色的菌块。 该病害防治措施如下: (1)及时排除雨后积水,防止积水聚集,做好开沟排水工作; (2)加强果园巡视,定时检查大樱桃树树势,及早发现病变植株; (3)发现病变植株后,扒开树根部土壤,挖至主根基部,沿着病斑寻找发病点; (4)有效隔离发病树体和正常树体,可在病株周围挖深沟,深度约1米,以此预防致病菌蔓延; (5)对病根进行消毒,在伤口喷涂 1%硫酸铜溶液、50%多菌灵(200倍液)、50%退菌特(200 倍液)、五氯酚钠(250~300倍液)等消毒药物,再涂以保护剂,如波尔多浆等,使用新土覆盖树根; (6)对病死树,应尽早连根挖除,进行焚烧处理,使用五氯酚钠(150倍液)或40%甲醛(100倍液)消毒病穴。 细菌性穿孔病 该病害主要危害大樱桃树果实、新梢和叶片,属于细菌性侵染病害。叶片受害早期,会出现淡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多角形或圆形病斑,颜色呈黑褐色或紫褐色,直径1~5毫米,病斑脱落进而形成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会溢出黏质菌脓。致病菌可借助昆虫、雨水传播,可在枝梢上越冬,翌年5月开始发病,偏施氮肥、树势弱、肥力不足、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等因素,均可导致细菌性穿孔病发生。 细菌性穿孔病 防治要点如下: (1)增强树势,提高大樱桃树抗病能力; (2)改善果园内通风透光条件,注重夏剪; (3)严格控制氮肥使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使用量,根据果园实际情况确定配比; (4)果实采收后,喷硫酸锌石灰液(1∶1∶100)或波尔多液(1∶2∶200~240),以此预防细菌性穿孔病; (5)秋季落叶后,剪除病枝,彻底清除落叶、枯枝,消灭越冬菌源。 流胶病 又称树脂病,属于真菌侵染性病害。冻害、机械损害、树体衰弱、营养失衡、树体抵抗力差等因素,均可诱发大樱桃树流胶病。病害发生后,侵染枝杈表皮组织、树干伤口处,分泌树胶,导致果实严重减产,甚至引发死树、死枝。在大樱桃整个生长季,该病均可发生,多见于5—9月,流胶后病害处木质部腐朽,使得树势衰弱,易感染其他病害。   樱桃树流胶病 防治要点如下: (1)做好果园综合管理,在栽种、修剪、果实采收等环节中,避免机械损伤树体,注重夏季修剪; (2)果实采收后 ,做好病害预防 ,喷25%吡唑醚菌酯粉剂(2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倍液),喷3~4次; (3)对于已发病部位,刮除树体病斑后,喷涂 21%过氧乙酸溶液(5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200倍液),连续用3~4次,间隔10次喷涂1 次,用药后用塑料薄膜绑缚; (4)秋季落叶前,喷涂喹啉铜粉剂(200倍液)或波尔多液,用药2~3次。 褐斑穿孔病 该病多发于秋季,属于真菌性侵染病害,简称叶片穿孔病或褐斑病。发病初期,大樱桃树叶片上会出现紫色斑点,随着病害的加重,斑点范围逐渐扩大,形成圆形褐色病斑,导致叶片干枯、离层,最终提早脱落。该病可通过昆虫、空气传播,病菌以子囊壳、菌丝体的形式,飞散至受害叶片上,果园排水不良、夏季雨量大、果园地势低洼、树势较弱等因素,都会增加褐斑穿孔病发生风险。 樱桃树褐斑穿孔病 防治要点: (1)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树势,注重果园施肥; (2)秋季落叶后,彻底剪除病枝和清除落叶、枯枝,消灭越冬菌源; (3)在干旱季节,应及时浇水,在多雨、潮湿季节,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湿气滞留,若降雨过多,可喷洒波尔多液(200倍液)1~2 次; (4)发现褐斑穿孔病后,可使用 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药剂等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根腐病、根癌病、细菌性穿孔病等均为常见的大樱桃树病害,种植户物理防治技术及化学防治技术,根据当地气候,抓住适宜的防治时机,切实提高综合防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大樱桃树病害防治的科学性。  
上一页
1
2
...
8

版权所有© 2000-2022 上海永通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775号-3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昆山